第七十四章鄧艾與趙破奴
關燈
小
中
大
第七十四章 鄧艾與趙破奴
張華帶兵來到匈奴王廷的石碑前方。
伊稚斜單於建立的領地與中原風格不同,但等級同樣是三級村莊規模,只是伊稚斜單於將自己的領地稱為王廷。
伊稚斜與石敬瑭一樣,穿越過來之後,領地雖小,依然稱帝。
【領土】:匈奴村
【等級】:三級村莊
【領主】:張華
【附屬資源點】:三級鐵礦、馬場、河流
【入駐歷史英雄】:無
【狀態】:混亂
【特產】:鯉魚、牛羊、戰馬、皮革
【戶數】:3450
【人口】:12291
【民心】:90(大部分自由民對領主心懷感恩,匈奴人對領主記恨)
【治安】:70
【繁榮度】:522
【行政指數】:31
【農業指數】:320(以畜牧業為主)
【經濟指數】:102
【文化指數】:22
【軍事指數】:637
【農田面積】:25540畝
【距離升級一級鎮子所缺繁榮度】:478
……
匈奴人把領地所有的人口集中一起,形成了規模上萬人的村落,比夏村還要壯觀。
然而,1.2萬人口,竟然只有2.5萬畝農田,多數土地被用來放牧,怪不得匈奴人會缺糧。
放牧占用的領地比農耕大多了。
“伊稚斜簡直亂來,這樣發展下去,最終的結果就是窮兵黷武。一旦不能從其他勢力掠奪糧草,那麽將自取滅亡。”
張華吞並伊稚斜單於的領地,到頭來,還是要處理伊稚斜單於遺留下來的問題。
好在夏村的糧倉囤積了十萬石糧食,再加上匈奴人的牛羊,完全可以救濟這1.2萬人口,讓他們度過這個寒冬。
這些人口在將來會轉化為勞力、兵源,又對張華感恩戴德,因此用存糧救濟他們,有利可圖。
至於被俘虜的匈奴人,被歸為牧民,為夏村放牧。
匈奴村的特產有“戰馬”、“牛羊”、“皮革”,這些都是重要物資。
“匈奴村的農田數量不足以養活那麽多人口,需分批將匈奴村的人口遷徙至夏村、綠林軍、金村、宋村等村莊,還有些荒田缺乏勞力耕種。”
張華和陳喬、韓非、劉齊蘇等內政大臣,對領地進行過詳細的規劃。
當前各村都有多餘的荒田,以容納更多的人口。
山谷內地廣人稀,只要不將大部分土地用來放牧,農田數量綽綽有餘。
“元儉,你帶兵鎮守匈奴村,監督匈奴人放牧。如匈奴人造反,格殺勿論。”
張華留下廖化鎮守匈奴村,然後班師返回夏村。
鄧艾、趙破奴受傷,兩人來到醫館療傷。
鄧艾、趙破奴也成為入駐夏村的新武將。
張華迫不及待,回到行政木屋,查看兩員新武將的英雄屬性。
【英雄】:鄧艾
【等級】:17
【統帥】:94 【武力】:87 【智力】:89 【政治】:85
【血量】:250
【攻擊】:40~52
【防禦】:7
【敏捷】:11
【第一天賦】:強行軍(鄧艾的兵馬無視地形影響,進行強行軍,披荊斬棘,大幅度提升軍團機動力,實行出其不意的攻擊)
【第二天賦】:軍屯(鄧艾擁有興修水利工程、規劃農田的能力,且帶兵在邊境進行軍屯田,鄧艾的士兵獲得生活技能“高級種植術”,提升軍屯田產出)
【特殊兵種】:長水營(六階輕騎兵)
【來歷】:魏國征西將軍,滅亡蜀漢。
“鄧艾的潛力,著實是可觀,四項全能,兩個天賦……”
張華看到鄧艾的英雄屬性,眼前一亮。
怪不得司馬懿如此賞識鄧艾,鄧艾無論軍事還是屯田,都是一流。
屯田最終目的也是為發動軍事行動提供軍糧。
與鄧艾相似的武將,莫過於諸葛亮的接班人姜維。
姜維也是四項全能,而且同樣是屯田狂魔。
兩人交鋒多次,鄧艾憑借魏國的國力,以及以逸待勞的優勢,占據上風。
張華又看趙破奴的英雄屬性。
【英雄】:趙破奴
【等級】:23
【統帥】:85 【武力】:89 【智力】:67 【政治】:12
【血量】:271
【攻擊】:45~58
【防禦】:8
【敏捷】:12
【天賦】:疾行(大幅度提升騎兵機動力)
【特殊兵種】:游騎兵(三階兵種)
【來歷】:漢武帝時期,隨驃騎將軍霍去病征匈奴,後破樓蘭,封浞野侯。
趙破奴的政治能力似乎極差,一旦被卷入政治鬥爭,那麽容易滅族。
但毫無疑問的一點是,趙破奴有資格擔任霍去病的軍司馬,軍事才能毋庸置疑。
鄧艾、趙破奴都可以統帥騎兵,夏村從此不缺少騎兵將領。
“相比較而言,還是鄧艾的天賦‘強行軍’更加強悍。”
張華認為趙破奴的“疾行”只能適用於騎兵,用途比較有限,而鄧艾的“強行軍”,適用於全兵種、全地形(除水面),實用性更強。
匈奴村有3000人被遷徙至夏村,夏村人口增加到一萬,欣欣向榮。
張華令人在村莊南邊修建了一座初級市坊,供村民進行交易。
張華又設立市坊監,下設幾個小吏,征收市稅。
如果商業繁榮,那麽市稅也可以成為重要的財政來源。
剛開始夏村還沒有什麽商品,但隨著人口增加,產出的陶瓷、鐵器、棉布等物資越來越多,就形成了商品流通。
夏村鑄造華夏通元,大量銅幣作為貨幣流通,促進夏村商品貿易的繁榮。
隨著夏村商業逐漸繁榮,文化、教育開始興起。
夏村的私塾數量從一座變為五座,供數百孩童讀書。
私塾可以提升這些孩童的成材率,將來出現更多文臣武將。
因為這些孩童是張華的領地自己培養的人才,因此,更加忠心耿耿,對夏村有歸屬感。
文化興起,南唐後主李煜改名為李昱,寫得一首好詞,成為夏村文人代表。
“這首詞,當真舉世無雙。”
一個剛剛遷來夏村不久的士人在看完李煜的詞之後,由衷感慨,於是主動拜訪李煜。
“先生請坐,不知先生姓名?”
李煜令人上茶,看向登門造訪的士人,此人舉止得體,估計出身於名門望族。
那人答道:“在下杜牧,字牧之,此次登門拜訪,乃是以文會友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張華帶兵來到匈奴王廷的石碑前方。
伊稚斜單於建立的領地與中原風格不同,但等級同樣是三級村莊規模,只是伊稚斜單於將自己的領地稱為王廷。
伊稚斜與石敬瑭一樣,穿越過來之後,領地雖小,依然稱帝。
【領土】:匈奴村
【等級】:三級村莊
【領主】:張華
【附屬資源點】:三級鐵礦、馬場、河流
【入駐歷史英雄】:無
【狀態】:混亂
【特產】:鯉魚、牛羊、戰馬、皮革
【戶數】:3450
【人口】:12291
【民心】:90(大部分自由民對領主心懷感恩,匈奴人對領主記恨)
【治安】:70
【繁榮度】:522
【行政指數】:31
【農業指數】:320(以畜牧業為主)
【經濟指數】:102
【文化指數】:22
【軍事指數】:637
【農田面積】:25540畝
【距離升級一級鎮子所缺繁榮度】:478
……
匈奴人把領地所有的人口集中一起,形成了規模上萬人的村落,比夏村還要壯觀。
然而,1.2萬人口,竟然只有2.5萬畝農田,多數土地被用來放牧,怪不得匈奴人會缺糧。
放牧占用的領地比農耕大多了。
“伊稚斜簡直亂來,這樣發展下去,最終的結果就是窮兵黷武。一旦不能從其他勢力掠奪糧草,那麽將自取滅亡。”
張華吞並伊稚斜單於的領地,到頭來,還是要處理伊稚斜單於遺留下來的問題。
好在夏村的糧倉囤積了十萬石糧食,再加上匈奴人的牛羊,完全可以救濟這1.2萬人口,讓他們度過這個寒冬。
這些人口在將來會轉化為勞力、兵源,又對張華感恩戴德,因此用存糧救濟他們,有利可圖。
至於被俘虜的匈奴人,被歸為牧民,為夏村放牧。
匈奴村的特產有“戰馬”、“牛羊”、“皮革”,這些都是重要物資。
“匈奴村的農田數量不足以養活那麽多人口,需分批將匈奴村的人口遷徙至夏村、綠林軍、金村、宋村等村莊,還有些荒田缺乏勞力耕種。”
張華和陳喬、韓非、劉齊蘇等內政大臣,對領地進行過詳細的規劃。
當前各村都有多餘的荒田,以容納更多的人口。
山谷內地廣人稀,只要不將大部分土地用來放牧,農田數量綽綽有餘。
“元儉,你帶兵鎮守匈奴村,監督匈奴人放牧。如匈奴人造反,格殺勿論。”
張華留下廖化鎮守匈奴村,然後班師返回夏村。
鄧艾、趙破奴受傷,兩人來到醫館療傷。
鄧艾、趙破奴也成為入駐夏村的新武將。
張華迫不及待,回到行政木屋,查看兩員新武將的英雄屬性。
【英雄】:鄧艾
【等級】:17
【統帥】:94 【武力】:87 【智力】:89 【政治】:85
【血量】:250
【攻擊】:40~52
【防禦】:7
【敏捷】:11
【第一天賦】:強行軍(鄧艾的兵馬無視地形影響,進行強行軍,披荊斬棘,大幅度提升軍團機動力,實行出其不意的攻擊)
【第二天賦】:軍屯(鄧艾擁有興修水利工程、規劃農田的能力,且帶兵在邊境進行軍屯田,鄧艾的士兵獲得生活技能“高級種植術”,提升軍屯田產出)
【特殊兵種】:長水營(六階輕騎兵)
【來歷】:魏國征西將軍,滅亡蜀漢。
“鄧艾的潛力,著實是可觀,四項全能,兩個天賦……”
張華看到鄧艾的英雄屬性,眼前一亮。
怪不得司馬懿如此賞識鄧艾,鄧艾無論軍事還是屯田,都是一流。
屯田最終目的也是為發動軍事行動提供軍糧。
與鄧艾相似的武將,莫過於諸葛亮的接班人姜維。
姜維也是四項全能,而且同樣是屯田狂魔。
兩人交鋒多次,鄧艾憑借魏國的國力,以及以逸待勞的優勢,占據上風。
張華又看趙破奴的英雄屬性。
【英雄】:趙破奴
【等級】:23
【統帥】:85 【武力】:89 【智力】:67 【政治】:12
【血量】:271
【攻擊】:45~58
【防禦】:8
【敏捷】:12
【天賦】:疾行(大幅度提升騎兵機動力)
【特殊兵種】:游騎兵(三階兵種)
【來歷】:漢武帝時期,隨驃騎將軍霍去病征匈奴,後破樓蘭,封浞野侯。
趙破奴的政治能力似乎極差,一旦被卷入政治鬥爭,那麽容易滅族。
但毫無疑問的一點是,趙破奴有資格擔任霍去病的軍司馬,軍事才能毋庸置疑。
鄧艾、趙破奴都可以統帥騎兵,夏村從此不缺少騎兵將領。
“相比較而言,還是鄧艾的天賦‘強行軍’更加強悍。”
張華認為趙破奴的“疾行”只能適用於騎兵,用途比較有限,而鄧艾的“強行軍”,適用於全兵種、全地形(除水面),實用性更強。
匈奴村有3000人被遷徙至夏村,夏村人口增加到一萬,欣欣向榮。
張華令人在村莊南邊修建了一座初級市坊,供村民進行交易。
張華又設立市坊監,下設幾個小吏,征收市稅。
如果商業繁榮,那麽市稅也可以成為重要的財政來源。
剛開始夏村還沒有什麽商品,但隨著人口增加,產出的陶瓷、鐵器、棉布等物資越來越多,就形成了商品流通。
夏村鑄造華夏通元,大量銅幣作為貨幣流通,促進夏村商品貿易的繁榮。
隨著夏村商業逐漸繁榮,文化、教育開始興起。
夏村的私塾數量從一座變為五座,供數百孩童讀書。
私塾可以提升這些孩童的成材率,將來出現更多文臣武將。
因為這些孩童是張華的領地自己培養的人才,因此,更加忠心耿耿,對夏村有歸屬感。
文化興起,南唐後主李煜改名為李昱,寫得一首好詞,成為夏村文人代表。
“這首詞,當真舉世無雙。”
一個剛剛遷來夏村不久的士人在看完李煜的詞之後,由衷感慨,於是主動拜訪李煜。
“先生請坐,不知先生姓名?”
李煜令人上茶,看向登門造訪的士人,此人舉止得體,估計出身於名門望族。
那人答道:“在下杜牧,字牧之,此次登門拜訪,乃是以文會友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